有些同学临近考试就开始抓狂,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突然变多,却完全理不出头绪。
衡水中学临考60条行动清单来啦,囊括得很全面,从饮食到临考预热,从放松到答题经验……应有尽有!
实用干货,拿走不谢!从期末就用起来,中考时才能炉火纯青!
临考调整行动清单
1、饮食:在饮食方面,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蛋类、豆类、鱼类、肉类食品,还应多吃一些诸如苹果、香蕉、葡萄、芹菜、菠菜、萝卜类等补脑的蔬菜和水果。家长不要给考生特殊的照顾,食谱不要变化太大, 大鱼大肉可能会导致考生肠胃不适应。
2、考前每天坚持做题,但不做成套的题,把几次大考的试题整理出来,错题重做,对比较薄弱的知识,可以看一看笔记或课本,做题时,做中等难度的题目,不做很难的题。
3、考前一天,适当放松,可以听听音乐、聊聊天、看看轻松的电视,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,避免过分疲劳。
4、考前几天要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可以适当早休息,晚上10:30前要休息,早上7:30前要起床,中午 12:30 —— 13:30午休,中午休息前一定要上闹钟,不管有没有家长看护,以防家长大意。睡前一定不要喝茶、咖啡之类有刺激性的饮料。
5、考前一天晚上万一睡的不好,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,顺其自然,对考试影响最大的不是睡不好觉,而是在于睡的不好而产生的担心、焦虑、不安。有时睡的不好是由于太兴奋造成的。
6、考生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,要把考试用品都准备好,放在一个塑料袋中,最好将文具用品准备双份,以作备用。
7、考试前一天下午要到考点去看考场,熟悉自己考场的位置和往返路线,要计算好从家到考点所需时间。不要随意变换路线、交通工具。
8、按时进入考场,迅速适应考场气氛,认真听取考场内的各项指令,不能错过监考教师发布的有关信息。
9、若准考证不慎丢失,先参加考试,并由监考老师与送考老师联系,由家长负责拿到备用准考证或就近打印准考证,交给考点负责老师送至考场。
语文答卷行动清单
10、作文题目,不要漏写,更不要擅自改动。要善于为标题做“美容”,它可以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下子亮起来,千万不要照抄话题而不加标题。
11、作文一定要有结尾。写作文最好花四五十分钟,并且最后一定要写完,宁可短尾也不要无尾,否则扣分相当厉害。语言功底弱的同学注意写短句子,水平高的同学要调动已掌握的知识,使文章流畅,有文采。
12、简单题目更要仔细认真。尤其是名句默写、字音、词语、病句、句子衔接等。
13、做文言文部分,应在通读基础上再去做断句和翻译。断句时,注意实词和虚词相关联,断句断的是句,不是词。
14、认真审题。比如一道题问的是春天的时节,答案是“早春”,而有考生错答为“春天”。
15、检查关键结果。解题过程中得到关键结果,要审查一下这个结果有没有错。一旦出错,后面的解答也是费力不讨好。
数学答卷行动清单
16、难题不要怕,会多少写多少。数学评卷的主观性很少,评分细则都是细分到每一分,就算不会做,写几个公式也能拿分。
17、“做快”≠“做对”。数学应先将准确性放在第一位,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。狠抓基础题,先小题后大题,确保一次性成功。
18、数学没有倒扣分,不确定大题不要涂掉。考试结束前几分钟,切记不要草率地把怀疑做错的大题的解答过程从答卷上涂掉,此时如果还有题目没有做,那么直接把你的分析过程写在答卷上。
19、数学:“522原则”做送分题。坚持“522原则”。把眼睛多盯在选择题的前5个,填空题的前2到3个,解答题的前2个。这些题都是送分的题,不会很难。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拿分。
20、抓紧时间。不为小题纠缠不休。选择题每个题平均控制在一分半钟以内。
英语答卷行动清单
21、对于阅读理解题,注意把握篇章的整体信息,充分考虑语境线索的提示。
22、注重常用词汇和句型的正确使用。
23、仔细审题并提取重要信息点。
24、有效适度地使用从句和连接词。
25、写作类题目不要照抄原文,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意思。
26、书面表达题要保证够字数。英语书面表达首先字数要够,只要字数够,最低3分可以保证到手。
理科答卷行动清单
27、实验题中最后答案的有效数字要求非常严格,答题时对于题中要求取几位有效数字要注意看清楚。
28、警惕容易题目失分。同学们在训练时解容易题一定要将过程和结果写出来。
29、物理的大题部分基本是靠公式来得分的,考生要寻找关键点来列方程,列对了方程和公式就会有分得。
30、在考前最后几天里,建议抽时间到实验室去动动手,将往年实验题部分的实验操作进行一遍。
31、用补图法帮助审题。把物理科目的题意理解错了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,建议同学们用补图的方法帮助审题,准确把握问题的已知条件、边界条件、临界条件。
32、化学专用名词不能写错,建议期末考前几天多翻翻课本,再熟悉一下基本名词和实验装置。
33、防止化学用语表达错误,例如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漏写、写错,方程式没有配平等。
34、仔细审题清楚表达。化学科目失分主要有六个原因:审题不仔细,概念不清楚,实验不重视,思维不敏捷,表达不清楚,书写不规范。因此,考生审题一定要仔细,不能答非所问。
文科答卷行动清单
35、要善于从题目中找线索,如有的题目包装得很新颖,考生容易发懵,但这样的题目可能包含很多知识点,考生应在问题中搜索知识体系中相关的理论考点,即便试题所涉及的问题似懂非懂,只要把这个题的指向搞清楚了就不会出错。
36、一些涉及因果分析、推理的题目,考生应该注意表达的清晰。
37、答题过程中避免出现错别字,特别是专有名词。
38、选择题善用排除法。选择题答题有技巧,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,有的试题要求你以果推因,有的是以因推果;二是采取排除法,从反方向去思考问题,比如让你选择正确答案,你可以排除那些有明显错误的,有时这样解题会更快一点。
39、审题清楚,获得有效信息,表达专业,不要泛泛而谈。
40、充分利用试题中的背景材料,分辨选择题的干扰项,有些选项叙述虽然是正确的,但是与题干不相关。
41、不留空白就能得分。会的题争取答得更完美,以获得高的分数。而不会的题,尤其是一些大题,可以把问题变通后再抄一遍,这样多少能争取到几分,千万不要在试卷上留空白,尤其是大题。
42、此外,最后一道大题中的最后几问,非常易答,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学生是否有时间。所以,要争取高分,首先要保证交一份完整的答卷。
43、思路清晰、有条理、符合规范。关键词、观点术语等一般摆在第一句,先将原理写出来,在联系考题里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,在各个原理前要标上顺序。
44、发散思维。主观题部分要多写,但不是围绕一个角度写,要获得多个要点,从多角度回答。
45、利用好非选择题的材料信息。
46、切记问什么答什么。拿到试卷后,尤其是碰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,要把试题放在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背景中去思考,同时一定要注意,问什么答什么。
考题不是脑筋急转弯,没有那么多绕弯弯的题,千万不要把不相关的内容写上去,这样往往是自己感觉不错,结果得分不高。
考场答卷行动清单
47、选择题做完就填答题卡。
这是针对考试会有答题卡的考生,为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,一般每门一做完选择题就填答题卡。这时填答题卡心态较平静,不会因为担心时间不够而出现涂写错位的情况。
48、考前看相关资料转换思维。
可以在各科考试前看一看相关复习资料,并不是要记住什么知识点,而是让大脑提前进入应对各科目的状态。
49、别看他人做题的速度。
考场上不要左顾右盼,观察别人做题的进度,万一人家比自己快,会给自己压力。
50、作文可从试卷中找灵感。
考语文时,先看看作文题目和要求,再做前面的试题。因为试卷里会出现一些好句子和文章,也许会给写作文提示一点思路和灵感。
51、不要总寄希望于做题后检查
数学要想考高分,心得在于“不要寄希望于检查,尽可能做一题对一题”。有些考生做题不太仔细,总想着过后还要检查,这不好。
52、答题遇困难要镇静。
在考场上遇到困难时,请放下笔对自己说,“一定要平静下来,一定可以完成试卷的”,结果慢慢平静下来,题目就可以做得顺了,回头去做那些不会的题,说不定也可以一下做出来了。考场上不论遇到多大困难,一定要保持镇静!
53、巧用考前5分钟。
在发卷后的5分钟里,还不能开始答卷,但可以先浏览一下试卷的结构和试题的分布、难易程度等等,初步制定出本试卷的答题计划和打题顺序。先易后难,先熟后生,这就要充分利用这5分钟,做很好的规划。
54、时间分配不要“头重脚轻”。
考试的成功与否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间的合理安排、答题的规范程度和考试的心态等方面,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分数为主要目标原则,不要“头重脚轻”或“头轻脚重”,对于不会的题目不要发扬钉子精神,要学会放弃,不要做无谓的牺牲,那样会得不偿失,所以一定要优化自己的答题策略和做题把握的原则。
55、看着眼熟的题更要留心。
见到熟悉的题不要盲目高兴,中高考一般不会出现原题,此时更要注意细小变化产生的重大差异。
要克服定势防止粗心,熟题当作生题做,生题按程序做,绷紧这根弦,就可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。
56、不求每题都做,但求做一题对一题。
在考场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。俗话说的好,“不怕大题不得分,就怕题题都失分”,不一定把所有题做完,把能拿的分数全部拿到就是成功。
57、薄弱环节放最后。
如果一开始就在弱势科目上花时间,可能后面优势科目能拿的分,会因时间关系丢掉了。建议考生把薄弱环节放在最后,尽可能抓牢强项的分。
58、打草稿也排序。
打草稿要有顺序、规范认真。这样在检查的时候就会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,也很容易检查出自己的错误。
59、检查时别轻易改答案。
有好多学生会在检查时把好几个原本答对的题目改错了,否则成绩会更好。在此提醒考生,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,没有绝对把握不要改答案,其实做对概率差不多。
60、答题不要老看表。
有效地控制好时间,这是考试必须的。但不要经常看表,那样会给自己心理上一个负担,造成紧张着急。
扫描上方二维码
了解更多教育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