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成为热议话题
今天我们来聊一聊
为什么要认真读书
包括求学,也包括日常的优质阅读
“读书再多,毕业后能挣多少钱?”“不是为了考试,为什么要读书”……
在平时的生活中,类似感叹并不罕见。有时候是调侃,有时候带着一丝无奈。
如果从物质角度衡量,它确实不能立竿见影得到回报。但从长远看,却可以让人走得更远,看见更大的世界。
知乎上曾有人提问:读的书很快会忘掉,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?
有网友结合自身经历回答,“我人生的大多数转折,都跟所读的书有关系,其实许多人都如此,只是我还记得缘由罢了。”
对读书,也有这样的类比:当我还是个孩子时,我吃了很多的食物,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,而且被我忘掉了,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。
从幼年到成年,我们也许读过很多书,也有可能多年后回想不起来其中很多细节。但那些好书所传递的精神或内涵,却会留存于心,在不知不觉的中影响你的言行举止。
读书和不读书,可能会令一个人拥有不同的人生。
早些时候,一篇博士论文的《致谢》部分在网上迅速走红,其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。
在文中,他回顾了自己一路走出小山坳、和命运抗争的经历,打动无数网友:从小家境贫寒,12岁时母亲离家;17岁时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,同年,和他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。
黄国平并没有因此放弃。“人情冷暖,生离死别,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,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。家徒四壁,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。”他回忆道。
从炬光乡小学、大寅镇中学…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,他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快扛不下去,可心里始终有个信念:“把书念下去,然后走出去,不枉活一世。”
凭着这种执着和长时间的努力,黄国平终于走出了大山。
在《致谢》的结尾,他写道:理想不伟大,只愿年过半百,归来仍是少年,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,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。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,那这辈子就赚了。
对很多人来说,“好好读书”不是空话,而是在逆境里支撑自己不断奋斗的一股力量。
抛开人生出路不谈,读书也能令人打开格局,面对生活境遇的改变,宠辱不惊。
才子苏轼曾写过一首诗,叫《和董传留别》:董传很有才华,但那个时候日子似乎过得比较艰难,衣着有点不讲究。
但这个人满腹经纶,一身儒雅之气,在人群中很出众,同时一边读书,一边准备考试,物质生活的不丰富并没有改变他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。
“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”这两句诗,流传至今。
前段时间,北大“学神”韦东奕在社交网络走红,在那条刷屏的视频中,他拎着一大瓶矿泉水和几个馒头接受采访,言谈朴实,相当低调。
实际上,他被认为是数学方面的天才,拿过很多奖项。爆火之后,韦东奕也没有因此变得浮躁,而是婉拒媒体采访,依然专心做研究。有评价称,这才是学者的样子。
如果有人可以把书读进心里,拥有一个纯粹而美好的精神世界,还能为社会进步做些贡献,那本身就比很多人要过得安宁、快乐,值得尊重、值得羡慕。
在古人看来,读书原本就是一件容易做到又相当可贵的事。
《颜氏家训》中说:“谚曰:‘积财千万,不如薄伎在身。’伎之易习而可贵者,无过读书也。”
多读好书,可以明理。很多时候,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得更好,同时也是为了拓宽眼界,让自己能明辨是非,不去人云亦云,不会随波逐流。
对大多数人来说,读书是个走向未来的稳妥路径。那些通过书本学到的知识,也终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,成为漫长人生旅途中应对各种变数的武器。
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。所以,读书是一辈子的事,不能临时抱佛脚。有句话说,学识影响眼界,眼界决定格局,而格局影响人一生。而积累学识的重要途径,就是认真读书。
带着对生活的感受去读书,用读书所得去生活。别在还可以奋斗的年纪,甘于安逸。
-END-
-END-